坚守底线清白做人
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能够把握自己,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坚守防线,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,讲操守、重品性,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,秉持严肃的生活态度,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。
在单独行动的时候,要做到慎独。
所谓慎独,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,凭着高度自觉,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,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、做人原则、违反法律之事。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 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。它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,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,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, 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。人生最大的“敌人”就是自己,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。能不能做到慎独,是检验一个人自觉性、自制力和意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,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, 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、八小时内外一个样、有没有监督一个样,做到不仁之事不做、不义之财不取、不正之风不沾、不法之事不干。
在涉及小事的时候,要做到慎微。
所谓慎微,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,防微杜渐。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,都有一由小到大、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。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,都是从“一点点”开始蜕变的。小节 不检点,小毛病不克服就会演化成大问题。所以说,无论在什么岗位、从事什么工作,都要算好“人 生大账”,时时刻刻、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,认真做好每件小事、管好每个小节,洁身自好,不以善 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
在遇到首次的时候,要做到慎初。
所谓慎初,就是把住第一次,守住第一关。初之不慎,是走下坡路的起点。而往往是有了第一次,便一而再、再而三,一发而不可收,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。可见,没能把住第一次,既是沦落的开始,也是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终生痛苦的开始。正如古人讲的,“早知今日始,悔不慎当初”。
在临近结束的时候,要做到慎终。
所谓慎终,就是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后果。慎终,才能善终。要谨记:欲善终,须慎终。
在与人交流的时候,要做到慎言。
所谓慎言,就是说话要谨慎,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。人们常说"言多语失"、“祸从口出”古人 也说“一言不慎身败名裂,一语不慎全军覆没”的箴言,所有这些都是告诉人们“言必适时,言必适 性、言必适度”,说话要看场合、看时机、看对象,把握好分寸,否则宁肯不说。慎言,非拘谨,更 不胆小怕事,而是少说多听,从他人之处学习他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,让自己在具体实践中少些错误,少走弯路。慎言对当官的特别重要。以孔夫子为例,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问他,“老师,我要去做官了,您说,我得注意什么?”孔子: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意思是说,少说话,少抱怨,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,你这官也就做稳当了。
在落实行动的时候,要做到慎行。
所谓慎行,就是行为谨慎检点。人们常说,一个人如果一生成功的话,其实就需要做两件事,一个是说了该的话,另一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慎行不是不行,而是"三思而后行”,要事先考虑好"行”的结果、"行”的后果、"行"的影响。谨慎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,作家雨果说过“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”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关注,所以,做事要自律,要谨慎地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。
在面对诱惑的时候,要做到慎欲。
所谓慎欲,就是要节制自己的欲望,谨慎地把握好欲望的度。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。人要生活下去,就会有各种各样的“欲”。但是,凡事总要有个尺度。欲望多了、大了,就要生贪心;欲望过多过大,必然欲壑难填。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、物欲、色欲、权势欲等等迷住心窍,攫求无已,终至纵欲成灾。古人说:“罪莫大于多欲,欲不除,如蛾扑火,粉身乃止。”欲多则心散,心散则衰。欲望是脱缰的野马,是决口的洪水,欲望的放纵必然导致堕落和自我毁灭。
与人交往的时候,要做到慎友。
慎友,就是慎重选择朋友交往,净化社交圈。与谁交友,怎样交友,不是“小事”、“私事”,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正确成长,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命运。《弟子规》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,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,说的是可以广泛的爱大家,但要亲近有仁德的人。所以,要交德友,善交益友,乐交诤友;不能随便交友、交损友、滥交友。不能把人际交往异化为酒肉关系、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,特别是对那些千方百计同你拉关系、给你送好处的人,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,不为所动,不为所用。要慎重对待社会交往,正确处理人际关系,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、生活圈和朋友圈。
其实,人的一生,特别是在看问题、想办法、做决定时,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小心谨慎,周密考虑,三思而后行;同时也要注意当机立断,果敢决策,不要贻误战机。这样,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!
2019年12月9日